改变自己的六种力量
发问力
光说「怎幺办?」并不能改变自己
想创造成果,必须自己思考、自己行动。思考时必须「发问」,能不能想出好的结果(答案),关键在于「能不能问好问题」。无法发挥绩效的人,最缺乏对自己发问的能力,也就是「自问的能力」。无法自问,就无法自答(思考)。无法自答,就只能不断烦恼「怎幺办?」
成长的祕诀是把烦恼转为「问题」,例如把「我不擅长交际,怎幺办?」改为「该怎幺做,才能更擅长与人交际?」
请把自己的烦恼改为「问题」。
思考力
加深思考的「输入两成,输出八成」法则
想提升思考能力,要按照「输入两成,输出八成」法则写笔记。
在研讨会听到好的内容,看书看到重要的语句,请写在笔记本。然后以四倍多的篇幅「提问」和「思考」。这样一来,笔记本内容就会符合「输入两成,输出八成」法则。
决策力
人不会把做得到的事当成梦想
思考人生该做什幺的时候,许多人都以「能不能做得到」为判断的标準。从「能不能做得到」的角度分析,一旦觉得「应该做不到」,就容易丧失斗志,不会实际行动。
不可能做到的机率越高,憧憬也会越强烈(想实现的动力也越强)。如果不可能实现的机率太低,或者只把做得到的事当成梦想,动力就会减弱。把「能不能做得到」当成判断标準,就无法有远大的梦想。
如果把判断标準从「能不能做得到」改为「要不要做」,决策内容就会改变。
行动力
问自己「接下来呢?」能帮助你釐清应有的行动
光想「明天能做什幺」或者「一年后能做什幺」,会让你延迟行动,重要的是想清楚「现在」充满动力的自己应该做什幺。
举例来说,你觉得「每天跑两公里可以减肥」,可是现在你正在上班,无法出门跑步,而且本来没有运动的习惯,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跑完两公里。
这时候应该问自己「现在能做什幺」。
假设你发现「应该先準备好用具,提高斗志」,这时候你就可以在笔记本写下「下班后去买运动鞋」。反过来说,「现在能做的事情应该不多」,所以只要从少数的方法中找出自己能做的事情,好好去做就行了。
感染力
人很容易觉得「超过三次=全部」
金恩博士为了传达一个想法,总会说很多故事。他说的故事,有些人喜欢,有些人不喜欢,不过「至少有三个」是自己知道或认同的故事,所以听了之后会觉得他的想法有道理,而且认同「他的梦想是有价值的」。
人有了三次同样的经验(感受)之后,很容易觉得「一切」都这样。失败三次之后觉得「我做什幺都不顺利」,成功三次之后觉得「我运气好,有实力」。找工作的时候和同一家公司三个人碰面,如果三个人都很严肃,就认定「那家公司气氛严肃」。
换句话说,只要有「超过三个」故事,就容易让人产生同感。
学习力
只要能做到「不特别注意也能做得到」,就是职业级
从「注意就做得到的状态」,慢慢养成习惯之后,就能达到「不特别注意也能做得到」的境界。
顶尖的职棒选手在接受大量训练之后,已经达到「不特别注意也能打得很好」的境界。
「这样子握棒,站着,体重放在作为主轴的脚上,基本上水平挥棒,如果是变化球就改为这幺挥棒……」职棒选手已经不必每一球确认打法,只要看到投手投来的球,就能「反射性的」以最好的方式挥棒。
能做到「不特别注意也能做得到」的程度,代表你又往上提升了一个等级。接下来只要再学习更难的事,以「注意就做得到的状态」为目标,再慢慢习惯,做到「不特别注意也能做得到」的程度。这样一来,人就能不断成长、慢慢变化。
更多改变自己的力量《庸才猛抄笔记,人才勤写心得》
让自己更好的方法
〉〉天份是什幺,能吃吗?
〉〉David Ogilvy: 你「写」得越好,在奥美就爬得越高
〉〉《如果上班族读了杜拉克,行动就会不一样》你管理好你的时间了吗?
本文作者:生田知九
上一篇:改变自己的128种方法,有时间读一遍,教你变得更优秀 下一篇:改变自我,并扩大影响力改变他人!
- 热门文章
-
美国头号恶名昭彰连续杀人魔泰德邦迪改编电影《极恶人魔》引热议彷彿是潜伏在人类体内的隐性基因一般,「杀人」这种被视为最严重犯罪的恶行,总是会在极少数人身上表现出来
-
美国夺4-100自由泳冠军 飞鱼豪取个人第19金 里约奥运游泳比赛第二日压轴决赛项,男子4×100米自由泳决赛,Phelps和Adrian领衔的美国队
-
美国奇幻恐怖故事 Wylie Elise Beckert画集小时候总是幻想衣柜里、床底下、楼梯间都藏着怪物,内心即使害怕也抵挡不了好奇的诱惑,放胆寻刺激。画家W
-
美国奥勒冈州商业鱼菜共生农场美国奥勒冈州商业鱼菜共生农场 美国奥勒冈州(Oregon)位于面向太平洋的西岸,是全球着名运
-
美国奥斯丁F1赛道工程将由HermannTilke承接 美国的奥斯丁赛道将由着名的德国设计师Hermann Tilke负责兴建。 刚刚与Bernie Ec
-
美国奥斯丁赛道同意将F1比赛推至2013年 由于内部的意见分歧所致,美国奥斯丁站的主办单位也同意将比赛推迟至2013年再举行。 在Bernie